
你是否也擁有高敏感特質(HSP)?總是在戀愛中因過度敏感、留意各種細節而感到焦慮不安?心理學研究指出,具有高敏感特質(HSP) 的人,在感情、關係中更容易放大情緒、過度共感、對伴侶的語氣或表情也格外敏銳。
也許你也曾因為這樣的特質感到自責甚至厭惡,想告訴你:這樣的特質並不是缺點,它蘊藏著獨特的情感天賦,能很好地幫助滋養關係和另一半。
本文邀請抱抱診所諮商心理師 袁欣如,從高敏感特質(HSP) 介紹出發,與你分享高敏感特質在關係裡的獨特天賦、潛在挑戰及如何改善不安全感,助你在親密關係中擺脫不安,學會把敏感轉化為愛的力量。
一、高敏感特質 (HSP) 是什麼?
高敏感的概念由心理學家 Elaine Aron 提出「高敏感人」(High Sensitive Person) 的概念,指出擁有高敏感特質的人,具有較高的「感官處理靈敏度」。
擁有高敏感特質的人,大腦與神經系統對外界訊息與內在刺激都接收得更快、處理得更深,無論正向或負向的感受都很容易被放大,因此可能不小心就被情緒淹沒。
而面對刺激(如:聲音、氣味、光線、氣氛、衝突等),高敏感特質的人容易感到疲累或過載,或是容易被他人的情緒影響而強烈共感他人的痛苦或喜悅。
但同時,高敏感人傾向於思考更細膩、喜歡有意義且具深度的人際連結。
📖 延伸閱讀:你是高敏感族群嗎?高敏感特質(HSP)的 4 大徵兆與因應方式
一、高敏感特質 (HSP) ,關係中 4 大天賦及優點
1. 情緒共感能力高:
高敏感人擁有極強的情緒感知能力,能迅速地察覺到伴侶的情緒、表情、眼神等微妙變化。
即使對方一句話都沒說,也能讀取當下的氣氛。
這樣的特質能更快發現伴侶的情緒,也是讓伴侶常能擁有「被理解」的感受關鍵。
2. 容易建立深度的關係連結:
高敏感人更容易建立深度、有意義的情感連結。
在親密關係中,他們追求伴侶間的深層理解、情感共鳴與精神層面的溝通。
3. 容易感知他人需求:
高敏感人擅長察覺伴侶的需求與變化,
一個小皺眉、一句話的停頓等,就知道對方目前的狀態。
這種「你還沒說,我就知道」的貼心能力,是親密關係中非常珍貴的支持。
4. 細膩思考與深層反思:
高敏感人對於內在情緒或關係中的互動細節、衝突等等都會反覆咀嚼、思索。
這份「放不下」讓他們擁有自我覺察與情緒反思能力,
能夠面對自己的狀態,也能推動關係的修復與成長。
二、高敏感特質 (HSP) 關係潛在 4 大挑戰
1. 情緒放得太大,小劇場演不停
高敏感人的情緒雷達特別敏銳,容易捕捉到細微的變化。
接收到模糊、不確定的訊息時,內建雷達會迅速啟動,開始假設最壞情境以保護自己。
2. 過度共感,容易被伴侶的情緒吞沒
高敏人對於伴侶的負面情緒共感力強,且容易產生放大效應,
並將情緒波動視作「關係危機」的徵兆,進而產生焦慮、自責與不安的連鎖反應。
3. 內疚感爆棚,否定自己的情緒
高敏感人非常在意伴侶的情緒感受,擔心自己的情緒化會造成別人困擾。
當他們鼓起勇氣表達需求或不悅時,若伴侶出現疲憊或冷漠,
他們很容易產生強烈的內疚感而反過來指責自己。
4. 壓抑自己的需求,過度討好
為了維持關係和諧,高敏感人往往會主動配合伴侶的節奏,
在不知不覺中,把維繫關係的穩定當作他們的責任。
長期下來,容易發展出「高功能討好」的模式,表面看起來配合度高,但內心卻累積著壓力、委屈。
三、心理師 4 方法,助高敏感特質重拾關係安全感
[💡方法 1 ]練習分辨事實 vs 感受
- 練習回想:「我現在的反應,是來自過去似曾相似的經驗,還是現在的事實?」
- 把焦慮不安的感受記錄下來,再寫出三個合理的可能性,幫助大腦釐清感受的真實性,而不讓焦慮主導內心小劇場。
[💡方法 2 ]設立「暫停點」,照顧自己的情緒
- 允許自己需要出口或是緩衝的時間
- 感到被情緒淹沒時,可以停下來問問自己:「現在有什麼小行動能讓我平靜?」
- 建立情緒降溫儀式,幫助自己從情緒海嘯中平復,例如:洗澡、聽音樂、散步等。
[💡方法 3 ]練習表達需求與界線
- 愛別人之前,先愛自己。練習設下界線,不等於不關心或是自私的表現。
- 試著從小事情開始練習,例如:「這件事我需要再想一下,明天回應你可以嗎?」
[💡方法 4 ]尋求心理師 / 心理諮商的協助
- 在諮商中,心理師可以與你一起:
- 看見—情緒為什麼「來得又快又強」
- 理解—敏感背後,是不是藏著長久以來未被滿足的需求
- 覺察—在關係中習慣壓抑、預測、討好的反應模式
讓總是太習慣進入自動化反應模式的你,看懂情緒的源頭,找出讓關係更安全的調整方式。
聽見語氣裡一點點變化、記得某個微小卻重要的心情
這份特別的感受力,
讓你更能在關係中去理解、去靠近、去愛人
你的敏感不是負擔,而是讓愛有溫度、有細節的禮物
四、另一半有高敏感特質?3 大原則幫助彼此溝通
方法一:試著理解「過度在意」,而不是要求想開一點
高敏感人對外在訊息的接收相當敏銳,有時他們的表達並不是在找碴或是想太多,而是他真實地感受到變化。
試著回應情緒的同時,更是在肯定高敏感人對關係的投入與愛。
當高敏感人表達出「你剛剛語氣好像有點冷淡」、「我感覺你好像有一點不耐煩」
你可以嘗試以接納的方式表達「我沒注意到我的語氣變了,但我並沒有這個意思」
也可以在加上一些理解的語言「我知道你是在意我們的關係才會這麼敏銳」
方法二:給「喘息空間」,不催促快一點好起來
高敏感人在遭逢刺激、衝突或情緒波動時,需要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自我調節與整理內在感受。請允許他需要時間沈澱,這段期間伴侶的陪伴與不催促,是最大的支持力量。
在高敏感人陷入情緒時,可以試著表達「你可以慢慢來,我會一直在這裡」
或是主動詢問他現在需要什麼,試著給他一些選擇空間「你想要自己靜一靜?還是我在這裡陪你呢?」
方法三:先進行「情緒調節」再「解決問題」
高敏感人時常會在關係中陷入情緒風暴,因此更需要先被理解、被接住,才有理性的空間進行討論與溝通。
當高敏感人傾訴情緒感受時,可以先試著給予陪伴、不立刻給建議。
例如表達「我會在這裡陪你」或是給予肢體觸碰的安撫,等他情緒比較平穩,再一起討論如何面對問題,這樣的溝通也會更有效率。
那些反應,也許不是你太情緒化
而是背後藏著長期以來未被看見的需求
透過心理諮商,你將逐漸梳裡情緒的來源
在愛裡重新找回安全感
作者:抱抱診所 袁欣如 諮商心理師

我相信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寶藏,也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力量,生命的韌性會讓我們找到出路。我會一直在這裡陪你走過每個黑夜與難關,讓我們在這趟心理諮商的冒險旅程中,一起迎接下一個光亮。
擅長議題:
【情緒與壓力調適】情緒調適、睡眠困擾、自律神經失調、壓力因應、成癮議題【伴侶關係議題】分手、失戀、外遇、依附關係、衝突因應、伴侶相處與溝通
【家庭議題】家人互動、童年失落、內在小孩療癒、情緒界線、家暴相關議題、【自我探索與成長】生涯探索、生命意義、完美主義、拖延
【擅長取向】人際歷程取向治療、薩提爾模式、表達性藝術治療、牌卡探索
我想洽詢心理諮商或身心門診,可以去哪裡預約呢?
若你閱讀完本篇文章後,想要試試看心理諮商,抱抱診所提供個人/伴侶諮商服務,歡迎你至我們的 LINE 洽詢最適合你的身心方案。
▶ 諮商費用區間:
個人諮商|NT$2,000-3,000/50 mins
伴侶諮商|NT$3,000-5,000/80 mins
(諮商費用會依據心理師、醫師的專業經歷而有所不同)
「讓你的心,好好放個假 🫂 」
希望能讓每位到來的你,身心都能感受舒適與關懷,陪伴你照顧那些無法安放的情緒。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中山館)
地址: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105號5樓
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林口館)
地址: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一段205號
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士林館)
地址: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 476 號 7 樓
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文德館)
地址: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 70 號


親密關係、高敏感,台北推薦心理師
如果你想與高敏感特質共處,放大在關係中的優勢,又或是想嘗試心理諮商,但尚未找到合適的心理師,想和你介紹 3 位擅長陪伴個案處理高敏感、親密關係議題的心理師:
諮商心理師 袁欣如

我相信每個人的身上都有寶藏,也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力量,生命的韌性會讓我們找到出路。我會一直在這裡陪你走過每個黑夜與難關,讓我們在這趟心理諮商的冒險旅程中,一起迎接下一個光亮。
擅長議題:
【情緒與壓力調適】情緒調適、睡眠困擾、自律神經失調、壓力因應、成癮議題【伴侶關係議題】分手、失戀、外遇、依附關係、衝突因應、伴侶相處與溝通
【家庭議題】家人互動、童年失落、內在小孩療癒、情緒界線、家暴相關議題、【自我探索與成長】生涯探索、生命意義、完美主義、拖延
【擅長取向】人際歷程取向治療、薩提爾模式、表達性藝術治療、牌卡探索
諮商心理師林彥妤

身為在教師家庭中的長女,外加在非主流外貌的焦慮下,我在各種「你應該、必須」的框架中成長也束縛,促使我極力擺脫外在眼光,同時不停找尋著「我是誰」。讓我們一起撥開你所背負的家庭、社會、文化的期待,重新理解與看見每個樣貌的你,再一步步為自己選擇想成為的樣子。
擅長議題:
【女性諮商】女性自我成長、母女關係、關係中的女性主體性建立、容貌/身材焦慮、長女症候群、女性生命故事梳理、女性自我價值
【家庭議題】家庭界線、家庭與自我認同、童年情感忽視、親職化鬆綁、關係勒索、原生家庭經驗梳理、手足關係
【關係議題】關係失落、界限建立、人際焦慮及覺察、開放式關係
【伴侶諮商】關係修復、促進溝通、信任感、伴侶關係重大事件
【自我探索與成長】存在意義、自我價值、重大生命事件、接納自己與和解
諮商心理師尹姿驊

「透過諮商,你將提升對於自我和情緒的覺察,專注在自我照顧以及與生俱來的豐盛,獲得機會看見並擁抱更多生命的可能性,滿載更深的智慧。「跟自己靠得越近,才有力量走得更遠」,透過諮商的陪伴,你將去認識理解、觸碰感受、包容接納,蛻變茁壯每一個不同面向的自己。」
擅長議題:
【自我探索】童年原生家庭經驗、情緒覺察表達、自我價值與潛能探索、生命意義探索
【身心困擾】悲傷失落、焦慮擔心、憂鬱情緒、情緒支持、創傷經驗整合
【感情關係】分手失落、爭執衝突、感情修復、婚前諮商、外遇議題、離婚商談
【人際關係】人際衝突、自卑與不安全感、溝通與互動模式、社交焦慮與擔憂
讓心理師陪伴你,逐漸梳裡情緒的來源
讓你看見高敏感背後未被發現的需求,在愛裡重新找回安全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