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師從《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》教你 4 步驟哀悼關係結束的悲傷
抱抱診所編輯團隊
抱抱診所編輯團隊2025 / 08 / 07發表
心理師從《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》教你 4 步驟哀悼關係結束的悲傷

Netflix 最新戀愛綜藝 《母胎單身戀愛大作戰》,引起社群上大量的討論,劇中的人氣成員李陶,因為關係突如其來結束的糾結和心痛,讓不少螢幕前的觀眾,都跟著她一起難過、心痛。

抱抱診所 陳湘妤心理師提到,面對關係結束、分手後那些放不下的時候,我們常以為想念的是那個人,但很多時候,我們是在想念一個可能性的版本,想念那個再也沒有機會實現的可能,並且因為這些緊抓著這些想念,讓我們難以進入哀悼跟失落安放的歷程。

我們以為的「真實連結」,時常是建立在可能性上的連結,而不是在現實上的連結。我們太想要某樣東西,以至於我們的大腦不願我們感受到「沒有得到它」的痛。

於是我們的神經系統開始依附在那些「幻想的親密關係」或是「早知道、只要差一點點就可以了」的感覺之中,並因此感到興奮、投入。

而能讓你從這種思維中脫身的方法,就是讓自己專注於現實,而不是可能性。

去看見對方現在表現出來的樣子,而非你希望他成為的樣子。讓這些現實得以逐漸改變你對他的認知,以及你對關係的期待。

本文將從心理師視角出發,分享 4 大步驟,陪你安放關係結束後的悲傷。

第一步:寫下所有「如果」與「本來可以」的幻想

  • 對方曾經展現過的「閃光點」
  • 那些甜蜜、深刻的時刻
  • 你以為他會成為的樣子
  • 那個你們沒能走到的未來

例如:寫下「如果他那時候有改變就好了」、「我們本來可以去旅行」、「如果他愛我多一點」等等句子

把「他是什麼樣子時讓你心動」具體寫出來,寫下你心中理想的他,是怎麼表現出愛、怎麼接住你、怎麼成為你心中的伴侶......

第二步:與現實對齊

做一份「過去/想像 vs 現實」的清單:

  • 寫下「他曾承諾了什麼?實際做了什麼?」
  • 在第一步驟的清單旁邊,寫下實際現在的情況與你感受到的失望
  • 問自己:「我喜歡的版本,是持續存在,還是只在片段裡出現?」

直視事實雖然很痛,但能讓我們大腦從幻想的親密中開始抽離,重新獲得選擇的自由。幫助你重新連結到真正發生過的事。

第三步:哀悼未來與釋放

💔 你可以允許自己:

  • 為沒有發生的未來哭泣
  • 為他沒能成為你以為的樣子感到痛苦
  • 為這段關係的結束真正哀悼一次

心理師實作建議:

  • 寫一封信給「你心中幻想中的他」,好好告別
  • 給自己一段時間,用身體去經歷悲傷(哭泣、沉澱、祈禱都可以)
  • 不壓抑「我還想他」的感覺,而是承認這是一種哀悼的痕跡

哀悼的不只是失去他,而是那個「你以為的你們」當你允許自己悲傷,才有可能真正放下。

第四步:重新導向能量,回到自己身上

🔥 重新拿回自己的能量

  • 不再讓神經系統依賴別人回應才感到安全
  • 不再等候對方成為你想像中的樣子
  • 不再執著於那個「本可以更好」的版本

心理師實作建議:

  • 建立自我安撫的能力(寫日記、呼吸、運動、對自己說話)
  • 將情緒轉為創造能量(寫詩、畫畫、創作、工作、參加新的活動)告訴你的身體,你可以安全地向前走
  • 問自己:「我現在想創造什麼樣的生活?什麼才真正滋養我?」

關係結束不一定是壞事

關係結束不一定是壞事,反而是能夠讓你重新變得幸福的起點

你的平靜與幸福,不會來自於他成為你理想中的那個人,而是來自於你選擇不再等待他成為那個人。

一起學習讓這份愛的能量被重新導向,滋養自己的生命。

作者:抱抱診所 陳湘妤 諮商心理師

諮商是一趟出走的小旅行,旅行的終點,是為了回家,回到我們的人生裡,好好生活。這個過程中,你會慢慢看見自己、明白自己、再逐步檢視自己、放下自己,用更柔軟、更自由的姿態,擁抱自己的生活、接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。

擅長議題:

【人際與親密關係】溝通與表達、衝突與危機處理、依附關係、分手痛苦的安頓、社交焦慮或恐懼、歸屬感、人際界線設立與表達
【自我成長與個人發展】自卑情緒、強迫思考、優勢探索、受害者思維、追求卓越、自信培養
【性別文化友善】女性心理、多元性別、LGBTQ+、同志社群、性工作者議題、跨文化探索
【家庭相關】產後低落情緒調適、親職教養、情緒勒索、家庭互動模式、家庭關係修復、童年失落經驗

我想洽詢心理諮商或身心門診,可以去哪裡預約呢?

若你閱讀完本篇文章後,想要試試看心理諮商,抱抱診所提供個人/伴侶諮商服務,歡迎你至我們的 LINE 洽詢最適合你的身心方案。

▶ 諮商費用區間:
個人諮商|NT$2,000-3,000/50 mins
伴侶諮商|NT$3,000-5,000/80 mins
(諮商費用會依據心理師、醫師的專業經歷而有所不同)

「讓你的心,好好放個假 🫂 」

抱抱診所打造一個療癒、放鬆的空間
希望能讓每位到來的你,身心都能感受舒適與關懷,陪伴你照顧那些無法安放的情緒。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中山館)
地址: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105號5樓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林口館)
地址: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一段205號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士林館)
地址: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 476 號 7 樓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文德館)
地址: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 70 號

💡
抱抱診所也有提供線上諮商服務,歡迎加 LINE 洽詢。

失戀、關係議題,台北推薦心理師

如果你正在經歷關係結束後的低潮,想嘗試心理諮商,或尚未找到合適的心理師,想和你介紹 3 位擅長陪伴個案處理失戀、關係結束與情感依附議題的心理師:

諮商心理師陳湘妤

諮商是一趟出走的小旅行,旅行的終點,是為了回家,回到我們的人生裡,好好生活。這個過程中,你會慢慢看見自己、明白自己、再逐步檢視自己、放下自己,用更柔軟、更自由的姿態,擁抱自己的生活、接納自己最真實的樣子。

擅長議題:

【人際與親密關係】溝通與表達、衝突與危機處理、依附關係、分手痛苦的安頓、社交焦慮或恐懼、歸屬感、人際界線設立與表達
【自我成長與個人發展】自卑情緒、強迫思考、優勢探索、受害者思維、追求卓越、自信培養
【性別文化友善】女性心理、多元性別、LGBTQ+、同志社群、性工作者議題、跨文化探索
【家庭相關】產後低落情緒調適、親職教養、情緒勒索、家庭互動模式、家庭關係修復、童年失落經驗

諮商心理師劉郁均

諮商心理師劉郁均

「諮商是一段幫自己按下暫停鍵的旅程,找到一個你所舒適的狀態,慢慢地感受,好好地停留在自己身上。讓我陪著你一起找回內在安全的定錨,好好的看見自己,或許你會發現,生命本是美好且自由的存在,你值得且具有力量去實踐自己。」

擅長議題:

【親密關係】分手失落、需求探索、關係溝通與衝突修復
【家庭議題】關係互動與溝通、離婚及監護權、兒少教養
【自我探索】內在探索、情緒覺察與自我照顧
【職場與人際議題】職場適應、人際界線
【生涯成長探索】自我懷疑、生涯迷惘、生涯轉換與成長

諮商心理師林沛穎

諮商心理師林沛穎

「每一個困境都是更理解自己的契機,讓我們能走向更完整的自己。」然而,當我們處在困境中,迎面而來的情緒經常會將我們吞噬,讓我們好難相信可以撐過痛苦,而諮商便是個能夠陪伴你停下來,好好看看這份困境、和你一起理解與認回自己的時刻。

擅長議題:

【親密關係議題】暈船、情感溝通、關係焦慮與不安全感、親密關係衝突與因應
【伴侶諮商】伴侶增溫、衝突與溝通困境、關係中的安全與信任感、分手與離婚議題、關係修復、性議題
【家庭議題】童年情感忽視、親職化小孩、家庭界限、手足關係、關係勒索
【自我探索議題】完美主義、高敏感、低自尊、自我價值感建立、自我意象與容貌焦慮、中年危機
【青少年相關議題】物質或網路成癮、學業壓力與生涯探索、人際與感情議題、性別認同、親子溝通

讓心理師陪伴你,用全新的視角走過關係結束後經歷的那些複雜和糾結
讓你能帶著更穩定的愛與安全感,重新擁抱關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