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爸媽育兒焦慮,如何尋求產後心理支持:從「足夠好的自己」開始
抱抱診所編輯團隊
抱抱診所編輯團隊2025 / 05 / 20發表
新手爸媽的育兒焦慮,如何尋求產後心理支持:從「足夠好的自己」開始

撰文:郭玟秀諮商心理師

懷胎十月後生下的寶寶,是否健康?要親餵或是瓶餵?是否如正常發展階段地長大?陪伴他的時間是否足夠?該怎麼做才能成為一個「好媽媽」?

無論是什麼樣的原因成為了人母/人父,新生命呱呱墜地的悸動,連帶著自己原本的生活必須要大幅改變,甚至是「天翻地覆」,都是初為人母、人父需要面對的難題。

寶寶的健康與否,成為你的全部

好不容易生下寶寶,接下來父母需要面對地是如何照護一個脆弱的、皺皺小小的新生兒。

「害怕會傷害到他」、「害怕自己沒做好什麼部分可能會造成寶寶不健康」這樣的想法可能時常出現在父母的心中,焦慮不安、時常受到驚嚇、神經質等等,這一些都是正常的反應。

加上媽媽在生產過後荷爾蒙有著大幅的改變,也容易讓媽媽有一些產後憂鬱的現象,更容易擴大這種「害怕寶寶出什麼事情」的可怕想像。

寶寶的動態,成為你的生活

照顧一個新生兒絕對不是輕鬆的工作,新生兒不會表達自己,只能夠透過照顧者不斷地猜測、嘗試,透過新生兒的哭與不哭,來判斷這是不是新生兒的需要。

這個過程是疲憊的,至少新生兒出生的頭兩到三個月,照顧者會像是「沒有自己」一般,新生兒的需要只能夠透過照顧者得到,會產生一種照顧者與寶寶融合為一體的感覺。

當他哭的時候你必須動、當他哀哀叫的時候你必須調整、當他餓的時候你必須餵奶。有些照顧者很享受這個與寶寶合而為一的過程;但有些身邊的支持系統不高、獨力照顧寶寶的照顧者也可能感到耗竭。

這個「融合、合而為一」的感覺也可能牽動到照顧者自己在嬰兒時期的經驗,是讓你感到安心、安定的,亦或是一種不安、要失去自己的經驗?

自己在早期經驗中與照顧者的互動模式、照顧者是怎麼去理解與感受新生兒的情緒,讓我們也會用類似的經驗去理解自己寶寶的行為與情緒。

心理上支持與陪伴的重要

新生兒初次認識世界的過程中,感受到照顧者的存在、不舒服的時候能夠得到安撫、餓的時候能夠得到奶、有人(照顧者)會神奇地回應自己的需要、甚至能夠接受自己的這一些無止盡的索求也不會被拋棄,就像是自己的一切感受都被允許了一般,這些都是建立新生兒安全感的重要過程,那種感覺就像是「我是被允許的、被接納的」。

但同時,照顧者可能持續地感受到自己被新生兒給索求(確實也是),這個被索求的感覺很需要被誰給接住,也許是伴侶或是家人,對照顧者來說,如果身邊沒有可靠的支持系統、心裡與情緒上感到不被支持理解,也更容易感到匱乏。

心理上,照顧者是否能夠相信自己在有需要的時候是找得到資源的、是否是被身邊的人給支持、是否被允許可以「偷閒一天不照顧寶寶但也不會被認為是壞父母」,這樣的感受其實也來自於自己的嬰孩經驗,源自自我很早期、被自己的照顧者對待的方式。

足夠好的父母,就好

許多親職教育的書籍會教導該怎麼教育孩子,不自覺地讓人陷入了「我應該要做到最好」的桎梏中,新生兒要的並非「最好」的父母,而是對新生兒來說足夠好的父母就好,照顧者的臨在、情緒上的陪伴、物理上的存在,都是新生兒能夠感受到的、也是他們認識世界、感受到愛的一個方式。

但在我們照顧好新生兒之前,自己內在的嬰兒自我,也需要被好好的理解與照顧到。那些在照顧新生兒過程中可能勾起的情緒,不安全感、害怕、失去自己的感受,都在反映著內在的嬰兒自我也需要被好好的理解與陪伴。

成為「足夠好的父母」之前,也許我們都要先練習接納「足夠好的自己」就好。

***

在嬰兒觀察的訓練裡,我們理解新生兒的各種反應與家庭的動力與關係息息相關,尚未有語言能力的嬰兒,透過最直接的表達:哭鬧,來傳達他的不適感;而身為新手父母,當不理解寶寶的哭鬧所代表的意義,就會感到排山倒海的壓力與不知所措,這時也許是一個徵兆,代表必須停下來好好照顧自己了!

如果你也對於三歲以內的孩子照護上有問題,不論是家有新生兒、新生兒出生後的手足競爭議題,又或是在照顧孩子之間伴侶關係的經營困難,透過五次的談話,目的在理解、對話、看見彼此的需求,透過「看見自己、伴侶與孩子的需求」,在這段辛苦的過程中得以被支持與理解。

  1. 個別諮商:50分鐘/2500元。
  2. 新生兒家庭諮詢方式:80分鐘/3500元。
    抱抱診所 郭玟秀心理師可預約時間:週二 13:00-15:00;週四 14:00-16:00

過程中,我們將一同探索與覺察自己的需要、原生家庭、對於育兒的期待與想像、個人處理情緒與失落的模式、伴侶關係的互動模式。

每一次晤談後,將直接討論下一次的談話時間與對象(有可能請一方單獨過來、或是兩人一起,隨著晤談的發展方向與家庭的需求而定)。透過五次的對談,更完整對於家庭動力的理解,提供後續的回饋或進一步的轉介。

作者:郭玟秀 諮商心理師

專精精神分析與母嬰關係,擅長自我覺察的 I 人

我一直相信,感受到愛與被理解的方式不是等待這個世界變成「全好」的一天,而是認知到好壞並存的真實之下,我們得以找到一個方式安然活著。
有時候以為「一切就是這樣了」,但在這個空間裡,我們不會放棄找尋、也持續在練習,也許在灰燼之中會找到其他意義、也許灰燼其實就只是灰燼而我們要練習接受放棄,讓我們一起在晤談室裡慢慢梳理、靠近並聽懂自己。

擅長議題:

【女性孕期與角色認同】孕期身心理調適、伴侶關係經營、原生家庭經驗影響、對自我角色之期待與適應、家庭與伴侶衝突與互動模式
【關係失落調適】失落與挫折經驗在原生家庭、伴侶關係與人際關係之因應模式;個人應對生活中失落與挫折之調適
【原生家庭議題】與家人互動模式、衝突因應、僵局;覺察對家庭之期待與需求
【親密關係議題】伴侶互動、依附模式、親密關係需求、關係中自我價值
【自我深度探索】自我價值、失落與挫折因應模式、自我認同、覺察自我的需求與需要、關係中的期待

我想洽詢心理諮商或身心門診,可以去哪裡預約呢?

若你閱讀完本篇文章後,想要試試看心理諮商,抱抱診所提供個人/伴侶諮商服務,歡迎你至我們的 LINE 洽詢最適合你的身心方案。

▶ 諮商費用區間:
個人諮商|NT$2,000-3,000/50 mins
伴侶諮商|NT$3,000-5,000/80 mins
(諮商費用會依據心理師、醫師的專業經歷而有所不同)

「讓你的心,好好放個假 🫂 」

抱抱診所打造一個療癒、放鬆的空間
希望能讓每位到來的你,身心都能感受舒適與關懷,陪伴你照顧那些無法安放的情緒。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中山館)
地址: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105號5樓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林口館)
地址: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一段205號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士林館)
地址:台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 476 號 7 樓

📍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文德館)
地址: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 70 號

💡
抱抱診所也有提供線上諮商服務,歡迎加 LINE 洽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