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憂鬱不只是藍色》|青春期與憂鬱——人格形成的關鍵時刻,卻容易被犧牲掉的精神健康
抱抱診所編輯團隊
抱抱診所編輯團隊2024 / 04 / 16發表
《憂鬱不只是藍色》|青春期與憂鬱——人格形成的關鍵時刻,卻被犧牲的精神健康
📖
本篇文章節錄自《憂鬱不只是藍色:用德國心身醫學走出身心困境》——陳冠宇 精神科醫師 著作(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總院長)

小美的惆悵

小美剛滿 15 歲,是國中九年級學生,家中的獨生女,他們對於小美的課業都不擔心,會被帶來兒童青少年心智科門診看診,是因為學校有觀察到她左手腕一道淺淺的刀割痕。學校輔導老師已經請她過去會談過兩次,覺得她可能有憂鬱症,而且有明顯自殺傾向,建議最好到精神科就診。

初診時,口齒伶俐的小美,給醫師留下深刻的印象,但是她對於考試可能失利的預期性焦慮,還有強烈擔心朋友不喜歡她的想法,同樣令醫師訝異。陪同的父母被邀請進入診間後,醫師簡單說明初步評估,懷疑她有青少年的情緒困擾,甚至可能有憂鬱症,他們都不太相信

醫師建議除了服用低劑量抗鬱劑,請學校持續個別諮商外,還邀請父母跟診所的家庭治療師做幾次家庭會談。父母在兩次的諮詢中,終於比較明白,看似陽光開朗的女兒,父母卓越的成就是她壓力的來源,完美主義的特質,不容許自己犯錯,不希望自己不如父母。

升學主義下被犧牲的精神健康

上述的案例,經常出現在青少年精神科的門診。根據統計,過去十年內,台灣全國的自殺比率略有下降,唯獨年輕族群逆勢上揚

當然,這並非台灣的特例,許多國家優秀學生的學業競爭壓力所在多有。不過,台灣與韓國的處境最為相似。那就是整個社會,對於精神健康/心理衛生的輕忽

像小美的家庭這樣的狀況很常見,父母在自己專業的領域中,原本已經繁忙,家人相處的時間不多,孩子如果沒有明顯的行為問題,沒有透過親子間輕鬆但深入的會談,根本無法了解孩子的內向困擾

💡
小知識:內向行為障礙 Internalizing Disorders

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專家,對於兒童青少年的情緒行為障礙有內向型與外向型的大分類。外向型就是眾所週知:參加幫派、使用毒品、偷竊、暴力犯罪等,較常見於男性;相反的,內向型就是憂鬱、焦慮、拒學、飲食障礙(厭食症、暴食症)等。

同樣是不去上課,內向型的被稱為拒學,外向型的則是逃學。外向型大多是行為問題,最糟的後果就是固化為「反社會性人格」,成為社會治安的不定時炸彈。內向型通常是情緒問題,但如果有行為產生,例如:自傷、自殺、餓到甚至有致命危險,對當事人與家人的影響也不容小覷。

無論是哪一種青少年的問題,在這個階段就積極處理,可以事半功倍,若是任其發展,未來家庭社會要付出的成本將會十分巨大。

發育中的大腦

許多研究都顯示,人生第一個好發憂鬱症的階段,就是青春期。這個介於兒童與成人之間的「尷尬年齡」,是人腦發育最後一個階段。

有專家比喻青春期的大腦好像「煞車還沒有調整好的超級跑車」。青少年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幾乎已經完整了,也有足夠的智力與體力去做所有大人能做的事情,只是欠缺成熟的心智能力去自我控制,特別是情緒的控制

小美的案例讓我們清楚看到,在完美家庭長大,受到完整呵護的青少年,也是有少年的煩惱,若沒有來自成年人適時的引導與提點,是有可能做出令人遺憾的行為。許多優異學子的輕生事件,不斷提醒我們整個社會的輕忽。

人格形成的關鍵時刻

腦部的發育逐漸穩固,也代表人格成長的完成。所以,精神醫學 / 心理衛生學界的一般共識,就是十八歲的人通常就是人格穩定下來了,

而大約中學階段的青少年期,就是人格形成的最後階段。許多的精神疾病最容易發生的年齡,也大多落在此時。

延長的青春期

從腦的生物學角度,我們知道 12 到 18 歲是青春期。不過近幾年,有些社會文化學者,則建議要將青春期的時間往前與往後延伸。

他們的論點是,生理上,許多男生女生青春期的現象不斷提前,在先進的社會,許多青年人都會接受高等教育,有的甚至還會進入研究所,大多數父母,在這個階段持續提供生活與經濟上的支持,年輕人也視家庭的幫助為理所當然。這群心智上完全成年,但是在社會經濟層面仍然依賴父母的青年人,因為兩代價值觀的差異,所產生的摩擦碰撞,與少年階段沒有太大差異,所以有人建議青春期的上限應該延後到24歲。

結語

無論定義為何,青春期做為腦部與人格發育的最終階段,也是孩子由家庭,透過學校的中介,逐漸進入廣大社會的過渡期,是一個容易發生憂鬱症的好發期,要減少遺憾,大家對此要更加重視。


本篇文章節錄自《憂鬱不只是藍色:用德國心身醫學走出身心困境》——陳冠宇 精神科醫師 著作(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總院長)
📖
本篇文章節錄自《憂鬱不只是藍色:用德國心身醫學走出身心困境》——陳冠宇 精神科醫師 著作(抱抱心身醫學診所 總院長)|購買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