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抱月刊:第三期|返家 x 母愛 x 創傷:媽媽對一個人的生命有多重要?
抱抱診所編輯
抱抱診所編輯2024 / 02 / 26發表
返家 x 母愛 x 創傷:媽媽對一個人的生命有多重要?

親愛的讀者你好:

歡迎閱讀《抱抱月刊:第三期》,本期內容將透過「逢年過節返家」這項重要事件,探討返家可能浮現的負面情緒,並進一步深究與母親之間的關係張力。


這份刊物由不同專業的心理師組成編輯團隊撰文,相較於大眾科普文,更著重實務面的角度,以心理師的視角深度看待問題。

若你或你的朋友是:

  • 對於心理諮商沒有概念,但有想要嘗試的意念
  • 對於心理諮商已經有概念,想在正式預約前更了解
  • 有嘗試過心理諮商了,卻覺得「好像沒什麼幫助」

那麼,我們竭誠歡迎各位閱讀本期抱抱月刊。若你閱讀過後也想嘗試與心理師談談,也歡迎 加入我們的 LINE,讓我們為你安排第一次心理諮商。


一、媽媽是讓人又愛又恨的角色,對你有深遠影響

一、媽媽是讓人又愛又恨的角色,對你有深遠影響

文/抱抱老編

新的一年到來,農曆過年的大團圓也將接踵而至,不少人為此感到憂心,因為要「回家」了。

過年的回家不只是回家,還會見到許多親戚、老友,以及圍爐團聚、串門拜年等,這些都牽涉到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會接觸到的各種人事物。當然,對於家族的創傷、挫敗、憤怒、委屈、難過等情緒,也可能將在此一一浮現。

每當新的一年到來,就要面臨一次生命的洗禮,你對此有所準備嗎?

在所有家族成員中,「媽媽」尤其是讓多數人又愛又恨的角色——在心理諮商中,說她是最重要的角色也不為過。因為媽媽經常是主要照顧者,從你開始有心跳就住著的窩,將你生下並撫養長大的人,甚至到現在也還是讓你依賴的對象。

你可能感到被媽媽影響頗深,被關心與接納、或是被焦慮影響與被情緒勒索、又或是被忽略,生下就被說是多餘的。不論你遇到的是哪一種,當她是一位與你在生理上、心理上、物理距離上、社會文化中有緊密連結的人,她肯定對你有深遠的影響,只是我們是否有意識到,以及我們是否願意承認這件事。

(一)生理層面:你或許想遠離媽媽,卻也想當個被緊緊抱住的孩子

(一)生理層面:你或許想遠離媽媽,卻也想當個被緊緊抱住的孩子

生理上,你知道這個人生下你,而當你痛苦時,可能會怨恨當初為什麼媽媽要讓你來到這個世界。來到這就算了,你還感覺到沒有被支持,也因此特別想遠離媽媽,不跟她一起住,或乾脆在大學就遠離家鄉,告訴自己絕對不要再回來,甚至感受到──你恨她。

但每到半夜,尤其是沒人陪伴的時刻,你的心靈深處也許有股衝動──想要有人可以依賴,可以讓你耍脾氣,可以讓你變回孩子緊緊抱住。當你感到不相信任何人時,似乎只剩血緣的連結可以信任。

你想回家了。

不論你是否愛媽媽,這種感覺都相當真實。

(二)心理層面:媽媽當時如何對待你,會影響你日後如何對待自己

(二)心理層面:媽媽當時如何對待你,會影響你日後如何對待自己

心理上,媽媽是讓你感到這個世界是否安全的來源。若媽媽提供許多溫暖,你會感到這個世界穩固、可信賴。若媽媽總是焦慮不安,你也會跟著浮躁與害怕。若媽媽總是憂鬱,你可能一方面成為照顧媽媽的小大人,很會做家事與看臉色,但另一方面,你也容易感到辛苦,進而掉入與媽媽同樣的憂鬱中——畢竟那時的你只是個孩子。

媽媽經常是主要照顧者,因而在情緒層面中,這個角色勢必與你有最強烈的共振,這是一種心理遺傳。因此,媽媽用什麼方式對待你,你可能也會在日後用特定的方式對待自己。

心理諮商中,經常見到需要被照顧的媽媽、焦慮的媽媽、總在批評的媽媽,這相對應容易養出:忽略自己需求的小孩、退縮沒自信的小孩、不斷證明自己的小孩。

文章中,我們並沒有要責怪媽媽的意思,畢竟,媽媽會有如此的性格,極大可能也是她的媽媽所促成的。同樣,當我們遇到情緒困擾,想要深入理解自己時,就必須夠了解原生家庭的重要性與影響程度。

(三)物理距離:即使不在媽媽身邊,她的形象也已烙印在心

(三)物理距離:即使不在媽媽身邊,她的形象也已烙印在心

物理距離上,媽媽每天在你旁邊,她的言行舉止都會被你吸收,那是無意識的內化,如同爸爸、兄弟姊妹、或任何一個與你從小一起長大的對象。他們都會被你收進心底,在某些時刻讓你感受到你們具有驚人的相似性。

由於你在媽媽肚子裡十個月,因此媽媽的重要性又比其他人高。就算是被忽略的孩子也會想著:「為什麼媽媽不來照顧我?」、「我是不是不能打擾媽媽?」、「媽媽覺得我不好嗎?」

假設你是從小與媽媽住一起,直到高中畢業,那最少也有 18 年的影響。影響的是,無論你喜不喜歡,媽媽的模樣、神情、態度,都已烙印在你的腦海中,若你感到情緒或感情上有嚴重困擾,也許可以從與媽媽的關係去回想,並在有覺察與有意識地調整下,獲得改善。

(四)社會文化:以「孝順」為名的負擔,背負還「親情債」的壓力

(四)社會文化:以「孝順」為名的負擔,背負還「親情債」的壓力

社會文化上,你知道有個人要照顧你,你也要回報她——但真的如此嗎?

心理諮商中常見的是,個案說有被媽媽照顧,但僅限吃飽上學,他恨媽媽卻不敢說、也不能說,於是他慢慢遠離媽媽,和朋友說自己的家一切都好,但就是鮮少回家。他會要求自己孝順媽媽,但孝順是個沉重的負擔,他不曉得要做到多少才能還這筆債、才不會被說閒話。

即使是從小沒有和媽媽相處的個案,也會清楚知道自己有個媽媽,親戚們眾說紛紜,有人說媽媽外遇,有人說媽媽精神病、有人說媽媽不要孩子。不論是哪一種說法,個案仍舊感到自己是被拋棄的那一個,每當看到別人的幸福家庭時,他羨慕。

媽媽的重要性,或許無法用完整的文字說明,但若你試著開口喊出一聲「媽媽」,就能從胸口的沉重、害怕、暖意中體會到。

如果你願意,可以再回想你與媽媽的相處片段,從最早的記憶、最深刻的記憶、最有情緒的記憶,這些都一點一滴形塑了現在的你。

💡
若你對於過年返家有困擾,或每當想到要回家就頭痛,歡迎將你的狀況填寫在回饋表中,這些可能也是其他人遇到的難題,我們將盡可能整合問題後,回覆在後續的抱抱月刊中!

二、我想嘗試心理諮商,我可以去哪裡預約呢?

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內湖館)外觀
抱抱心身醫學診所(內湖館)外觀
抱抱心身醫學診所:等候區、心理諮商晤談室、身心科診間
抱抱心身醫學診所:等候區、心理諮商晤談室、身心科診間

若你閱讀完本篇抱抱月刊後,對於心理諮商有新的認識或不一樣的想像,讓你想要試試看心理諮商、或是重新進入心理諮商,歡迎你至我們的 LINE 預約諮商

此外,若你閱讀後對於本刊有任何想法,歡迎你「填寫回饋問卷」,讓我們第一手知道你的好奇與疑問,我們會從問卷中,挑選大多數人也想多瞭解的部分,在後續的月刊中持續探討,謝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