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常常聽到下面這些話?
「別想太多啦!」
「這些聲光沒這麼刺激吧?是你反應過度了啦!」
「沒事啦~忍一下就好了!」
你不禁暗忖:「真的是這樣嗎?只要不斷告訴自己不要在意,要求自己別太敏感、不要想太多,就可以解決煩惱,我難道沒想過嗎? 」
若以上是你常遇到的情境,或是常聽朋友描述類似的情景,甚或是好奇,原來有人對一個情境的解讀,與自己有極大的不同,那麼,「高敏感」這個特質值得你深入瞭解!
什麼是高敏感人?
「高敏感人(Highly Sensitive Person, HSP)」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家 Dr. Elaine Aron 在 1996 年所提出的概念。
高敏感人容易接收到外在環境的刺激(光線、情緒、聲音、痛覺等),神經系統較敏感,能夠敏銳覺察,同時不論正向或負向感受都會被放大,因此自身情緒也很容易被影響。
E. Aron 博士以「D.O.E.S」四個英文字母來解釋高敏感人的常見特質:
- D (Depth of Processing):具備深度處理訊息的能力
- O (Overstimulation):容易過度刺激、資訊過載
- E (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pathy) :情緒感受較強烈、對人的同理心較強
- S (Sensing the Subtle):能夠敏銳察覺最細微的訊息
如何檢視自己是否為高敏感人?
E. Aron 博士設計出〈高敏感人量表(Highly Sensitive Person Scale)〉[1],若你符合 27 條題目中的 14 條,那你有相當高的可能是高敏感人。
上面連結是英文的版本,或者,你也可以參考以下 FarHugs 翻譯的版本:
- 我很容易被強烈的感官刺激影響,並感到不知所措。
- 我很容易察覺到環境的細微變化。
- 我很容易受他人的情緒影響。
- 一般來說,我對於痛覺非常敏感。
- 我常需要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喘息空間,像是:上床睡個覺、待在昏暗的房間、或任何一個能獲得隱私且不受外界干擾的環境。
- 我特別容易受到咖啡因的影響。
- 我容易受到像是亮光、強烈氣味、粗織衣物、或鄰近的警鈴聲等影響,並為此感到不知所措。
- 我的精神內在過得很豐足。
- 我會因為極大的噪音而感到很不舒服。
- 我會因為藝術或音樂而深受感動。
- 我的神經系統有時會疲憊不堪,以致於必須讓自己「關機」。
- 我很盡心盡責、一絲不苟。
- 我很容易受到驚嚇。
- 若要在短時間內做很多事,我會感到不知所措。
- 當周遭的人對環境感到不適時,我通常會知道該怎麼做,好讓他感到比較自在(像是改變環境的光線或是調整坐位)。
- 當人們一次要我做很多事情時,我會感到很惱火。
- 我會盡我所能地不去犯錯或遺漏事物。
- 我會特意避免暴力的電影或電視劇。
- 當周圍一次發生太多事時,會激起我不愉快的情緒。
- 飢餓這個感覺,會很強烈地影響我的專注力或心情。
- 生活中的變動會讓我感到無所適從。
- 我會對於美食、香味、口味、聲音、藝術等感興趣。
- 我不喜歡一次發生太多事情。
- 我會優先規劃好自己的生活,以避開不開心或不知所措的情境。
- 對於像是吵鬧的聲響、混亂的情境這類強烈刺激,我會感到很困擾。
- 當執行某件事時,若必須與他人競爭或是備受關注,我會感到緊張、發抖,以致於表現比自己一個人時來得差。
- 在我小的時候,我的父母或老師常認為我很敏感或害羞。
高敏感不是病,是人格特質
如果你做完測驗,發現符合條數超過一半以上,請不需要過度擔憂。高敏感不是疾病,而是一種人格特質,不需要「治療」它。
當然,若你覺得測驗結果與自身感受不太相符,也不必因此自我懷疑。E. Aron 博士也強調,符合的條數多寡,並不完全代表高敏感的程度。每個人對上述題目的感受程度不盡相同,也沒有人能夠完全符合某個特定樣貌的描述。
重要的是,人格特質有一體兩面性。若能認清、接納、善用你的特質,並且懂得找到足夠的心理資源,高敏感將有可能成為你的美好,而不再是困擾。
另一個版本的檢測量表?
若你曾 Google 搜尋「高敏感」,或許你會找到〈高敏感族自我檢測量表〉,這份出自於丹麥心理治療師 Ilse Sand 著作《高敏感是種天賦》(呂盈璇翻譯,三采文化,2017 )的測驗。
而 Ilse Sand 也建議,當高敏感人被迫接收到過多的外在刺激時,可以列出一張「消除清單」,整理出能讓自己恢復精神活力的事項,比方說:跑步、編織、寫日記、煮菜、繪畫、攝影等等,各式可以發揮創意、表達自己的活動等等,並在感受到不知所措時,拿出清單參考並執行。
高敏感特質影響到我的生活,該怎麼辦?
若你對於自己高敏感的特質,仍然感到無法適應,甚至發現它或多或少影響到自己的人際關係、日常生活時,該怎麼辦?
建議你加 LINE 洽詢,讓我們先為你做初步的推薦:掛號身心科門診,或是進行心理諮商。
E. Aron 博士在該網頁說明,若有心理學術研究之需求,請依循此網頁之建議,以最佳的使用方法執行。("If you wish to use this questionnaire for psychological research, there is a better version on this website for you to use along with suggestions for how best to employ it.") ↩︎